江安招聘网
仁和镇2024年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公告
日期:2024-06-05 09:30 浏览:412

为进一步拓宽村级干部选人渠道,加强村级带头人后备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经研究,决定公开选拔一批村级后备干部,纳入仁和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选用村干部优先考虑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拔名额

此次选拔12个村级后备干部,最终名额根据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和考察结果为准。

二、选拔条件

(一)参加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户籍或居住地在仁和镇优先;

2.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下,一般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性别不限,身体健康,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优先;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志于在村建功立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奉献精神;

5.熟悉农村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人员;

2.被开除公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处分的人员;

3.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委监委机关立案调查的;

4.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5.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

6.有吸毒史的人员;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选拔程序

本次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分为宣传动员、报名、资格初审、面试、考察、公示及确定人选等阶段。

(一)宣传动员。

各村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公开推荐村级后备干部程序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报名、资格初审

1.报名时间: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6月18日17:00。

2.本次选拔分党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报名材料由各村党组织进行资格预审后统一交仁和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个人自荐的,自行将报名材料交至仁和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并将电子材料发送邮箱(1393419296@qq.com)。材料截止收取时间为2024年6月18日17:00;本次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3.报名人员请认真阅读本公告,详细了解招聘岗位、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信息,应提交的报名资料:

(1)本人签名确认的《仁和镇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附件);

(2)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户口簿或村出具的常住证明、最高学历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由本人签字确认);

(3)本人近期1寸免冠彩色证件照片2张;

(三)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形式,由镇党委统一组织实施,具体时间及地点以仁和镇党建工作办公室通知为准。参加面试时,必须同时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不合格者则取消资格。  

(四)考察。考察由镇党委统一组织,主要了解考察对象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事业心、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群众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如被考察人员确实不适合或主动放弃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依次递补进行考察。

(五)公示及确定对象。根据考察情况,由镇党委根据考察意见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对外公示5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今后村干部出现空缺,优先推荐人才库内符合条件的人员作为村干部人选。

四、管理和待遇

(一)在我镇村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时,经镇党委研究,可从仁和镇村级后备干部库里进行推荐或任命。

(二)选拔出的村级后备干部,择优分批次组织到仁和镇或镇辖村跟班学习。跟班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跟班学习期间给予适当生活补助(已享受财政薪酬人员除外),跟班学习期满后取消补助。跨村跟班学习的后备干部发放一定跨村任职交通补助,各村没有继续聘用的,终止相关待遇保障和补助。

五、其它事项

(一)请报名人员确保联系方式正确、畅通,因无法与报名人员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报名人员自行负责。

(二)资格审查工作贯穿选拔工作全过程。报名人员应对本人填报信息、提供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性负责,在公开选拔的任一环节发现报名人员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均取消其报名或选拔资格,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三)其它未尽事宜以仁和镇党委通知为准。联系人:曾建华,联系电话:18227226233

 

填表说明:

1.出生年月:填写至具体年月,标注年龄。例如:1999.01(24岁)。

2.籍贯:按照户籍所在地填写至区县。例如:四川江安。

3.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等。若有其他政治面貌请规范填写。

4.入党时间:填写至具体年月,例如:2015.07。若为未入党填“无”。

5.参加工作时间:填写至具体年月。例如:1997.07。

6.全日制教育:填写所取得的全日制最高学历,例如: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

7.毕业院校及专业:填写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就读院校。若有院系及专业,请写明,例如:XXX大学XX学院XX专业。

8.在职教育:填写在职提升学历的层次,例如: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若在读还未取得相应学历,请括号注明“在读”。若不涉及在职教育填写“无”。

9.现工作单位及职务:若有工作单位,请规范填写单位名称及现任职务;若无工作单位,请按实填写,例如:待业、个体户、务农等。

10.主要经历:从所取得最高学历时间起填,确保不重不漏。例如:

2015.06-2019.06 于XX大学XX专业就读;

2019.06-2020.01 待业

2020.01-2022.10 在XX担任XX职务

2022.10至今   在家务农

11.主要社会关系:一般填写直系亲属。若有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重要社会关系,请一并填写。

 

附件1:见文末

 

附件: